南安一中積極落實“雙減”“五項管理”工作
我校高度重視雙減”“五項管理”工作,從踐行“兩個維護”的政治高度堅決貫徹落實雙減”“五項管理”工作。充分調研,認真謀劃“雙減”工作方案,反復論證,采取多種形式,逐層細化,積極推進雙減”“五項管理”工作在我校的實施。
一、學習政策 縝密部署
及時召開落實“雙減”工作推進會,組織學習政策和方案,認真部署。全體教師參加了本次會議。
會上,劉長芃副校長首先傳達了市教育局關于“雙減”工作會議精神,要求全體教師要提高站位,認清形勢,從講政治的高度統籌兼顧,結合學校具體情況,扎實推進“雙減”工作取得實效。
劉副校長還詳細解讀了學校“雙減”工作推進方案,指出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,豐富課后活動內容,讓孩子們在校園里快樂學習、健康成長。要著力豐富課后服務供給,要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完成作業能力,要保障學生體育一小時鍛煉時間,要統籌德育主題活動、勞動教育。
二、充分調研 落實推進
(一)制定方案 理清思路
1.學校利用行政會議反復學習、研討課后服務工作精神,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豐富落實課后服務活動方案。
2.學校特地邀請責任督學吳為培老師到校指導我校開展落實“雙減”工作,幫助學校理清工作思路。
(二)充分調研 分層推進
1.召開年段長和教研組長會議,進行充分的調研與研討:在服務內容上,力求更加豐富多樣,在積極開展多彩的校級、年段社團活動的同時,指導學生盡量在校內完成作業,盡最大努力使學生愿意留在學校參加課后服務活動,為學生快樂健康成長提供良好條件和服務保障。
2.立足處室責任,細化分工要求:為保障課后服務工作具有時效性,學校教務教研部門提出要積極研發課程資源、研討分層作業形式、把心理教學納入課程表、加強勞動基地“分田”到年段班級的速度,面向社會招聘藝體教師,加大第二課堂項目開發和提升力度。
3.召開班主任、備課組長聯席會議研究落實“雙減”工作。
三、家校攜手,更好服務
各年段按照學校落實“雙減”工作統一部署,分別舉行家訪活動與召開家長會議,與家長互動,答疑解惑,進一步宣講了學校豐富課后服務供給的初衷,向家長宣傳“雙減”意義以及校外培訓機構補習的弊端。
四、細化舉措,扎實推進
(一)學校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舉措:
明要求,嚴格落實不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要求家長批改作業,不用手機、QQ群、短信和電話通知等方式布置作業。
重引導,培養學習自覺性。各班主任、科任教師積極與學生一起制定學習計劃,培養孩子按時做作業的習慣,獨立做作業的能力。
強規范,尊重學生個性發展。不得舉辦拔苗助長式的所謂“提高班”、“超前班”等,增加作業量,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,增加孩子身體和心理負擔。
加創新,學校視校本作業建設,系統、科學、合理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供學生自由選擇。
多元化,加強作業形式的靈活性和生動性,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。鼓勵音樂、美術、體育及科技等學科的老師布置適量的實踐性作業。
講差異,積極進行有效的個性化輔導。學生在學習中,需要幫助時,各科任教師積極為學生進行“量身定做”。從思想鼓勵學生克服困難,然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做,并積極輔導疑問與難題。
有量控,嚴格把控作業總量,各學科老師相互協調,嚴控作業量。教務處按周課表統籌確定每天布置作業總量不超過90分鐘,并細化到每天的各學科。
須校本,作業必須是一中的校本作業,必須有班級特色與教學實際的“班本作業”。不得使用未經審核的、隨意購置的“額外”作業。
師先做,教師“先做作業"制度。學生做的,教師必先做。注意把控難易程度、所需時間、規范格式、容易出錯的地方和適宜的學生群體,做到布置作業適量且具有針對性。
絕偏難,杜絕“難、偏、怪、死記硬背”的作業。注重雙基知識的過關,要事先預估作業的深淺度,不得以“難倒學生”為目的,不得以“難、偏、怪”題目激發學生興趣。
規范改,教師要認真、及時規范批改學生的書面作業,教師不得讓學生、家長代為批改。有激勵性和指導性評語,對學生作業中的錯誤,有督促訂正。作業講評及時。
不罰生,不允許教師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或罰寫、罰抄等形式懲罰學生。在批改作業時禁止使用侮辱性、嘲諷性言詞或符號
重轉差,作業設計既重視對“尖生”培養,又要特別重視對部分“差生”的個別輔導,幫助克服學習中的困難,迎頭趕上。
必反饋,重視作業批改與講評。重視作業批改的及時性。要求教師使用激勵性、指導性批語。學校要求科任教師對布置的作業做到全批全改,并做好學生錯因分析。
強督導,學校建立形成“督學—教務處—家委會”三級督導網,兩周一次作業情況問卷抽檢。對作業管理不力的教師有嚴格管理規定。
(二)做好學校課前課后服務措施
學校認真做好學校課后服務工作,提升學校課前課后服務水平,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。
1.早到服務:早到入校有事做(7:20—7:50)
把學生安排在相應的教室,由學校提供書籍供學生閱讀,或組織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“新聞與報紙摘要節目”“央視朝聞天下”,并安排督班教師。
2.午間服務:午餐有監護(12:00—14:20)
學校安排服務教師為學生午餐做好服務,午間休息根據季節作息時間開展午休監護和午間開放功能室(藝術館、體育館、圖書館、實驗室)為學生提供中午休息休閑、學習服務。
3.下午遲接服務:(17:40—18:30)。
立足本校實際,開展體藝、勞動實踐、主題教育活動等素質拓展課程。立足學校特色課程建設,開設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和第二課堂活動,為學生提供”菜單式”服務。開展“書香校園、海量閱讀”活動;師生共閱讀一本書。
4.晚上延時服務(18:30至21:00)
晚自習由服務教師進行作業輔導、答疑解惑,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,拓展學生知識面。組織觀看央視“新聞聯播”、對學生進行培優轉差和作業個性化輔導等服務。
5.假期托管服務
為減輕家長負擔、解決人民群眾假期學生“看護難”等問題,根據《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》(教基廳函〔2021〕30號)文件精神,我校積極響應,開展假期托管服務暨夏令營(冬令營)活動。
我校堅持公益普惠原則,教師志愿參與,學生自愿參加。在服務場所方面,學校開放教室、圖書館、閱覽室、運動場地和社團活動場所。托管服務內容主要包括組織學生在教室、圖書室內開展集中自主閱讀,開展校內藝體、科普等社團活動以及拓展訓練、勞動實踐教育等。
下階段,我校將繼續從“強師德促師能,提升育人水平;增設活動空間,搭建多元平臺;創新教學模式,落實五育融合;融合育人資源,切實減負增效”四方面入手,多元推進雙減”“五項管理”政策落地途徑,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。